2016年化解钢铁过剩产能获得了明显效果,全年退出钢铁产能超越6500万吨,超额完成年度目的任务,分流职工得到较好安顿,企业转型晋级效益初显。
当前化解钢铁过剩产能仍然存在一些不容无视的问题。仍然存在一些配备技术落后、产品层次低、长期严重亏损扭亏无望的“僵尸企业”;一些“白昼关停,晚上消费”的“开关企业”,继续向市场投放“地条钢”,挤压优质钢企的消费空间。
2017年将进一步推进去产能工作,全年要再压减钢铁产能5000万吨左右。化解钢铁过剩产能已初见效果,但还需求进一步高度关注以下几个方面:
(一)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腕化解过剩产能。
去产能要先行“四去”:一去“僵尸企业”;二去消费“地条钢”的企业;三去未审核、备案的不合规企业;四去环保未达标的企业。
中央早就明白提出要以市场化法治化方法化解产能,去掉落后产能,维护先进产能。
有效处置“僵尸企业”,推进企业兼并重组、破产清算。坚决淘汰不达标的落后产能。关于消费“地条钢”的“开关企业”,可采用环保督查的方式,有一家查一家。同时把“僵尸企业”、“开关企业”、去产能企业的执行时间、方式及缘由等相关信息发布于众,承受公众和媒体监视。
先行“四去”后,产能仍然相对过剩,再从能耗、环保、质量、平安、效益等方面提出评价规范,从最低规范逐次向上去产能,依法依规有序地化解过剩产能。
(二)加大职工分流安顿力度,与现行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对接。
各级政府的财政补贴要及时足额落实到位,并将相关信息在一定范围内公开。去产能企业职工的分流安顿,可探究与现行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对接,各地当年新增或腾退的公益性岗位,优先用于布置去产能分流员工。鼓舞支持资金、技术实力、综合化运营才能强的钢铁企业,经过构造调整和拓展非钢产业来吸纳更多员工转型转岗。
(三)进一步探究完善省级置换产能买卖平台。